“首席增長官”也許是全球難度最高的職位了。
2017年,可口可樂公司裁撤了首席營銷官CMO,設立了首席增長官CGO,但是2017年可口可樂凈利潤同比下降81%。有趣是的,在宣布改革2年后,可口可樂的全球首席營銷官又回來了,引發全球媒體關注。這是圍繞“增長”、在外界看來有點故事的一段商業案例。
|
正如《首席增長官》這本書中寫到,增長是企業永恒的主題,是商業的本質。首席增長官是以不斷變化的顧客需求為核心,將市場、產品、運營和客戶服務通過一體化戰略的方式來推動公司增長的核心管理職位。
后疫情時代,流量已經成為過去式,經驗和方法論開始無效,經營者都在焦慮如何讓企業在前所未有的市場環境下“重塑增長”,或許到了該重新思考和定義“首席增長官”的時候。
后疫情時代“增長”關乎生死存亡
當今,“增長”已經成為企業關乎生死存亡的決定性命題。
沒有傳統意義下的護城河,沒有資本風下的試錯機會,唯有用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實現快速增長,才是疫情中存活下來的企業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中國經濟最大的變化就是從增量經濟時代進入到存量經濟時代。過去的實體產業已經發展到線上的,大多數是零售、物流、餐飲、出行、酒旅、教育等百姓生活層面的服務業。其中就算是已經實現高度數字化的零售行業,今年1—5月份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僅為24.3%,比上年同期提高5.4個百分點,還有很大的數字化空間。而像醫療、交通、能源、農業、養殖等重線下行業,都尚未實現大規模線上化或線上線下融合,而這些行業的市場規模,至少數倍于已經線上化的市場規模。這就是當前產業數字化面臨的巨大市場機遇。
存量經濟時代,大企業要想實現快速增長,唯有抓住數字化這個歷史性機遇,順應時代大勢而為。
用當下流行說法,叫“互聯網下半場的增長動力來自數字化”。而那些互聯網巨頭,顯然已經更早地看到了趨勢并布局其中了。
2018年,騰訊宣布戰略升級,提出“擁抱產業互聯網”,定位是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助手。
2019年初,阿里巴巴集團啟動升級消費者服務和提升企業服務能力的計劃,宣布“阿里數字經濟體”專注幫助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
京東數科近兩年來也在持續推進“產業數字化”,以AI科技、智能城市、數字營銷、金融科技這“四駕馬車”業務為基石,助力各行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模式升級。
實際上,經過這次疫情,中國已經不再有純粹的傳統產業,每個行業都開啟了數字化進程,大到上市公司,小到路邊門店,幾乎都有了自己的線上系統,從遠程會議到線上運營,從在線辦公到網絡教學,疫情迫使各行業對數字化的認知強化并落地了。
巨頭們的先知先覺布局,加之疫情大大縮短了數字化進程,還沒“上車”的企業未來只靠自己摸索追趕恐怕會越來越吃力,而借力于巨頭的數字化經驗無疑是一條捷徑。
首席增長官:只談技術不談增長都是“耍流氓”
現實證明,“增長”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靠某一個能力超強的人就能實現,企業需要每個員工都具有“首席增長官”思維,并且需要一個“首席增長官”系統作為支持,這個系統要要既有產業know-how,又要有數字化能力和經驗,還需要實際應用案例驗證。
實際上,不少中國企業并沒有直接效仿可口可樂聘請首席增長官,而是在數字化轉型升級過程中,選擇了既懂行業又懂數字化能力的科技企業作為背后的“首席增長官”,比如京東數科。
2020年6月6日北京市消費季啟動,王府井與京東數科共同打造了數字化商業街助力疫后消費回血。不知道是否巧合,有了“數字雙街”概念的王府井一個月時間股價從24元一路飆升到71元。
2020年3月,京東數科自主研發的機房巡檢AI機器人正式落地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數據中心,此舉標志著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加快了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步伐,智能巡檢機器人只需30秒檢查一個機柜,降低人力成本達50%。
2019年11月21日,中國農業銀行與京東數字科技集團簽署托管業務《框架合作協議》,在此次合作中,京東數科將JT2智管有方與農行托管平臺打通,平臺上線首周交易量1.038億元。
而早在2018年,京東城市新一代AI+鍋爐燃燒優化算法模型成功在國家能源集團南寧電廠、廊坊熱電上機實測,數據結果顯示,多項鍋爐主要參數指標均有明顯優化,兩電廠鍋爐燃燒效率都達到了超過0.5%的提升。這意味著一臺60萬千瓦的中型火電機組每年可減少3600噸煤炭的消耗、減少近9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羅馬無法一天建成。京東數科通過對4億個人用戶、700多家各類金融機構的服務和行業實踐中,積累了數據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時代前沿技術,建立并發展起核心的數字化風險管理能力、用戶運營能力、產業理解能力和B2B2C模式的企業服務能力。經過多年積累,京東數科將金融科技數字化服務能力移植到產業,已在AI技術、AI機器人、數字營銷、智能城市、金融科技等領域有大量落地應用。
正如京東數科副總裁謝錦生所說,以終為始,只談技術,不談增長,都是“耍流氓”。數字科技不能讓人敬而遠之,做產業數字化要“接地氣”,要滿足真實需求。
厚重的技術積累,是這家公司可以敏捷開發、快速響應需求的底氣。
數字化“轉型找死、不轉等死”的痛點怎么解
受限于企業戰略階段、數字技術能力、資金儲備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一些行業和企業仍面臨數字化“轉型找死、不轉等死”的痛點。
6月30日,國家信息中心與京東數科聯合發布的《攜手跨越重塑增長——中國產業數字化報告2020》指出,企業產業數字化升級面臨的“痛點”主要是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自身數字轉型能力不夠導致“不會轉”;二是數字化改造成本偏高、而自身資金儲備不足造成“不能轉”;三是企業數字化人才儲備不足致使“不敢轉”;四是企業決策層數字化轉型戰略不清導致“不善轉”;五是企業多層組織模式不靈以致“不愿轉”。
《報告》主要執筆人、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研究員認為,在數字科技加速迭代及國家戰略措施升級等因素的共同推動下,產業數字化發展勢頭迅猛步入新階段、迎來新機遇,同時也面臨新挑戰。
知易行難,每個企業都會面臨不同程度的數字化轉型和升級的需要,也面臨著不同的問題,因此每個企業都需要為自己量身定制的“首席增長官”。
在京東數科的產業數字化路線圖中,針對數字化基礎能力更好一些以及數字化基礎一般的兩種不同類型企業,“首席增長官”角色會有所不同,根據合作伙伴的階段和目標不同,參與的程度也不同。
如果內部的數字化、信息化已經做得比較好,本身已經有很深的行業know—how,戰略比較堅定,對數字化的前景認可且有大致方向的企業,京東數科一般不需要特別多幫這個企業調整它的戰略方向和業務模式。京東數科更多只是作為數字化能力特別強的加速器,做隱性的助推手,注入其生態里的資源助力,幫合作企業連接一些自身連接不到的資源。
而針對內部數字化基礎沒那么好、剛試水數字化的企業,京東數科在介入之初就就更多承擔咨詢職能,從銷售解決方案、到產品交付和后期運營都是圍繞著客戶,深度介入,把行業know-how充分傳遞。
據了解,京東數科在此前組織架構調整時成立了一個行業層,行業層一個重要職能就是以客戶為中心,想清楚客戶需要什么。
解決“轉型找死、不轉等死”的數字化轉型痛點,需要的正是從銷售解決方案、交付落地到后期運營都圍繞著客戶會深入參與的“首席增長官”。
在京東數科看來,真正的數字化絕不僅僅是企業內部信息的無紙化,京東數科也不是幫他們做內部信息管理數字化。而是通過數字化幫它能連接到外部的客戶,全面介入到合作伙伴整個業務、產品、流程、客戶管理中幫它實現業績增長。
(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