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情之下,互聯網醫療迎來爆發式增長,互聯網醫院更是到處開花。然而這種野蠻式增長態勢下,伴之而來的是各種“踩線”行為。近日,銀川市衛健委出臺《銀川市互聯網診療服務規范(試行)》(以下簡稱《規范》),劍指互聯網醫療發展中的各種“亂象”。業內人士認為,作為國家“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區核心城市,銀川市此舉意味著互聯網醫療在資本推動下的野蠻生長將告一段落,未來合規將成為互聯網醫療發展的重點。
|
互聯網醫院爆發式增長
從誕生之初的幾經波折,到政策公開扶持,互聯網醫療發展可謂是乘風破浪。2018年9月,國家衛健委等部門出臺《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范(試行)》三個文件,對互聯網診療服務提出規范要求,比如互聯網醫院必須依托實體醫療機構、網上診療僅限于慢病復診等。劃清賽道后,互聯網醫院迎來大爆發期。動脈網相關統計顯示,到2020年4月,全國互聯網醫院已經接近500家,其中以企業為主導的模式占了大多數。
以互聯網醫療頭部企業平安好醫生為例,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平安好醫生注冊用戶數達到3.46億,較2019年末增加3098萬人,過去12個月累計增加5690萬人。2020年上半年,平安好醫生的日均咨詢量達到83.1萬,同比增長26.7%。截至8月中旬,平安好醫生與各地線下醫院簽約的互聯網醫院項目中,已經有14個項目投入運營。其中,平安好醫生已打通湖北、東莞和銀川的當地醫保支付系統。
AI替代醫師問診被劃入“禁區”
李珊(化名)想到藥店買一種處方抗生素,按照規定,必須要提供醫生處方。但藥店工作人員指點她現場登錄一家來自西北的互聯網醫院,用3元掛號費不費3分鐘就拿到了一張電子處方,醫生并未查驗處方藥的用途,也未受到是否首診的阻隔。
網上問診快速發展,類似的先購藥后補方,已經成為行業內心知肚明的“潛規則”!兑幏丁方掖┝诉@層“皇帝的新裝”。
銀川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馬曉飛在政策解讀發布會上介紹,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銀川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組建了互聯網醫院聯盟,開辟抗疫“第二戰場”,為抗擊疫情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老百姓的一致認可。但在過去三年多的實踐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影響行業健康發展的問題,特別是隨著服務量不斷增加,互聯網診療服務沒有相應規范和標準的問題開始凸顯!靶袠I內既存在一些問診病例不規范、浪費醫生時間的問題,也存在醫生服務不及時不到位、引發患者投訴的問題!贝舜涡鲁雠_的《規范》,梳理了過去3年多在實際應用場景中發生的各類問題以及群眾的投訴,以問題為導向,堵漏洞,劃紅線。
記者從這份即將在9月1日實施的文件中發現,《規范》從醫院和醫師行為規范、病歷規范、藥事服務、醫療質量管理以及數據安全等五個方面對互聯網診療服務規范進行了全面和細致的規定,尤其明確了互聯網診療服務“禁區”和“紅線”。例如,禁止使用人工智能、機器人自動系統完全代替醫師問診、書寫病歷、開處方等診療行為;禁止隨意刪除和修改病歷;禁止開具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等特殊管理藥品的處方;禁止線上藥品回扣和線上統方行為;不得全部通過技術方式以藥師名義虛假審方等。
未來將建立相關處罰措施
中國社科院人口所健康經濟研究室主任陳秋霖教授認為,疫情之下,互聯網醫療已經進入了全面發展階段,規范化、標準化是當前互聯網醫院發展的關鍵。如何規范醫生的線上診療行為,是未來互聯網醫療發展非常重要的環節。
好大夫創始人兼CEO王航則認為,良好有序的行業秩序會讓行業參與者一起獲益!盎ヂ摼W診療是一種創新,它的運行規則、業務標準、監管規范一定也是來自于實踐,好大夫在線是銀川第一家互聯醫院,我們也會在實踐中落實執行規范,并把實踐中的經驗,遇到的問題,及時反饋給主管部門做下一次的創新?傊,我們相信這個規范的發布會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我們既想讓互聯網醫療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就醫方便,解決我們目前各種痛點、難點,又要防止互聯網醫療對群眾造成傷害!瘪R曉飛指出,根據《規范》,銀川市下一步將制訂相應的監管措施,參照實體醫院的管理辦法,對互聯網診療服務中的違規行為采取相應的處罰措施,嚴重的違規行為將被處罰、整頓執業甚至吊銷執照,呵護“互聯網+醫療健康”行業健康成長。
南方日報記者 嚴慧芳
(來源:百度 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