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教授曾問華為任正非先生華為成功的核心點是什么?想不到任先生回答的居然是:財務體系和人力資源體系。
盡管企業的成功有多種重要的成功因素,不可否認的是財務在其中必然處于非常核心的位置,一家優秀的企業必然也有極其優秀的財務體系,而建立這個財務體系的主角就是CFO。那么CFO的核心職責或者一個CFO能夠帶領企業走向成功的核心因素又有哪些呢?
|
1、業財融合思維
業務財務一體化是當前很多企業的重要工作,CFO之所以區別于財務經理就在于他/她不僅僅是財務團隊的帶頭人更是企業的帶頭人,所以CFO更多的需要肩負企業發展和創新的工作。部門內部,需要領導財務體系的變更以適應業務的需求支持業務的變化和或快速增長;企業內部,需要關注公司財務資源的調配和風險控制;對外,更需要審時度勢,恰當的與金融和資本市場對接,形成對企業最有利的財政環境。而在這些所有工作的背后,CFO關注的焦點絕不僅僅是財務報表和財務指標,而應該更全面更具有戰略眼光,綜合考慮業務和財務的不同需求,以實現平衡。
2、解決問題的能力
京東劉強東曾對高管說過,我要你來是執行決策的,不是來提問題的。話糙理不糙,CFO相對于CEO和董事會層面,同屬于戰略執行者,而從戰略到業務中間必然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產生,CFO就需要有極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去解決問題,方法和思路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思考是逆向思維,團客教育創始人劉老師曾分享過他的一位CFO領導的故事。那是一家跨國企業,有一個龐大的客服團隊,需要對顧客的反饋特別是投訴進行總結和改進,常規的做法會剔除掉一些所謂的“無效投訴”,也就是企業或產品并未做承諾的部分,客戶提出疑問就不能構成企業的義務,也不能算是有效投訴,相關的問題自然也不會計入各個部門的績效。這位CFO上任以后,建議組織人員去分析哪些被剔除在外的所謂無效投訴,恰恰是這些無效投訴在后來積極的推動了產品和服務的改進,有效的提升了不同部門的績效水平,還創造出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3、情報收集能力
企業制定決策的基礎是數據資料,而絕大部分數據資料都會匯集在CFO這里,CFO本人也更應具備收集這些資料的能力而不僅僅是等待其他部門報送數據,對于競爭性的情報數據CFO就更應該具有敏感性。完善企業的ERP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也是CFO的重要基礎工作,只有這些基礎工作做好了,企業才能逐步匯集出自己的“大數據”,F在企業都在強調大數據,這些大數據不會憑空出現,必定需要企業從細微處著手去收集,比如要求營銷人員從一線收集競爭對手的產品信息、價格信息、渠道信息、財務信息。CFO還可以更多的擴展自己的行業內的人脈關系和資源,在更高的層面去獲取競爭情報,很多時候對企業也是極為重要的工作。
4、溝通與制衡能力
CFO的角色注定了他/她不能做和事佬,但又要在執行層面去推進公司戰略,財務部門無論多么強大,最終不能取代業務部門和其他部門沖在一線解決所有問題,這就需要CFO具有極強的溝通能力,不但能把業務和財務目標向前推進,同時還要堅守必要的底線對各個部門進行制衡,可謂高難度溝通。有一些高級管理者在此類溝通方面很有技巧和心得,新晉的CFO不妨多向他們討教取經,同屬業務支持部門負責人的HRD也經常面臨此類高難度溝通,雙方也不妨經常交換意見和心得。擺明底線,開放討論在很多時候是一個容易令雙方達成一致的策略,優秀的CFO都非常善于使用這個策略。
5、清晰簡潔的報告能力
CFO的報告對象是CEO和董事會,在民企通常還會向老板直接匯報,他們通常都更愿意了解最重大最核心的問題,但有時也會對細枝末節非常沉迷,CFO一方面需要適應不同的領導風格,另一方面還是要抓住要領,用最簡潔最具邏輯性的報告來推動決策程序。充分的準備就必不可少,這就需要CFO要培養幾個訓練有素的得力助手,可以快速完成相關資料收集到財務分析到財務報告再到簡報的絕大部分工作,這就為CFO準備報告節約了時間并奠定了重要數據基礎。在報告時合理運用“黃金圈法則”非常重要,這是大部分決策者比較習慣的一種思維方式。
其實,無論你是不是CFO,都應該朝著CFO所具備的這些能力看齊,不斷學習進步,機會才會向你招手,等你具備了這些能力,或許很快你就能成為CFO了,難道不是嗎?
(來源:團客教育)